2024年8月5日,《财富》杂志公布了2024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,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奇瑞”)首次登榜,位列第385位。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,宣告着这家从芜湖“小草房”起家的企业,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汽车品牌之一。
上世纪90年代,在国家“951工程”的号召下,尹同跃带领团队,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开始了“做中国人自己的汽车”的创业之路。当时,汽车行业普遍认为自主研发轿车是“天方夜谭”。然而,奇瑞团队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,于1999年5月18日成功下线了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发动机,并在同年12月18日推出了第一辆奇瑞汽车。2001年,奇瑞自主开发的第一款轿车“风云”上市,一举成为市场黑马,彻底打破了中国汽车工业不能自主开发轿车的固有印象。
2010年,面对历史销量高峰,奇瑞毅然选择了战略转型,宁愿牺牲短期销量,也要摆脱粗放式发展模式,走高质量发展之路。经过长达10年的体系改革、流程优化及资本运作,奇瑞在2020年后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。
尤其是在近三年汽车行业整体负增长的背景下,奇瑞实现了销量的逆势增长,2021年至2023年分别实现了96.2万辆、123.3万辆、188.1万辆的年销量,三年内销量几乎翻了一番。目前,奇瑞的业务已拓展至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,累计汽车用户达1420万,其中海外用户390万,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。
奇瑞始终将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,致力于打造“技术奇瑞”、“创新奇瑞”。从最初的发动机、变速箱、底盘,到如今的芯片、电芯、软件、操作系统、智慧座舱、云平台、算法等,奇瑞在多赛道全方位布局。截至2024年,奇瑞累计申请专利3.1万余件,累计授权1.9万余件,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。
为了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,奇瑞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了众多顶尖人才,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团队,并建立了遍布全球的研发中心网络。并与高校、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,形成了强大的开放式创新体系。这些举措使得奇瑞能够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和技术,其中包括高性能的纯电平台E0X和鲲鹏超能混动C-DM技术。
面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时代的到来,奇瑞全面布局“瑶光2025”前瞻科技战略,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入超过100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,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的升级。这些技术研发不仅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,同时也满足全球化的需求。奇瑞的新能源产品实现了灵活开发,拥有纯电、混动、增程、氢能等多种技术路线,形成了奇瑞风云、星途星纪元、捷途山海三大新能源序列以及iCAR纯电品牌。各品牌不同特色定位,创造不同用户体验,打造出风云A8、风云T9、风云T10、星纪元ES、星纪元ET、捷途山海T2、iCAR 03、探索06 C-DM等受到市场欢迎的新能源车型。
自2001年首批10辆风云轿车出口以来,奇瑞便开启了国际化之路。20多年来,奇瑞从“走出去”到“走进去”再到“走上去”,不断扩大其海外影响力。奇瑞秉持“In somewhere, for somewhere(在哪里,为哪里)”的全球化理念,致力于成为海外当地的贡献者和优秀企业公民。无论是面对国内的重大灾害,还是海外的紧急情况,奇瑞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。例如,在2023年土耳其发生7.8级地震后,奇瑞土耳其公司迅速响应,成为当地首个参与救援的中国汽车企业。此外,奇瑞还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赠了600万美元,用于支持国际儿童教育项目,并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合作,共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。
奇瑞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对战略和技术的高度重视。然而,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,如何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,成为奇瑞未来发展的关键。引入利润中心制,或许能为奇瑞的精细化运营带来新的突破。
利润中心制的核心在于将企业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利润中心,每个中心都对其自身的收入和成本负责。对于奇瑞而言,可以将不同的品牌(奇瑞、星途、捷途、iCAR)、业务板块(新能源、传统燃油车、出口业务)、甚至重要的零部件生产部门划分为利润中心。
利润中心制的优势在于:
当然,利润中心制的实施也面临挑战,例如:
正如尹同跃所言:“没有成功的企业,只有时代的企业。” 奇瑞的成功是时代机遇与自身努力的完美结合。在电动化与全球化交织的新时代,奇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。 当哲贤咨询的“系统思维”遇上奇瑞的“工程师文化”,这场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实验,正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提供鲜活范本。 通过引入利润中心制,并结合数字化转型,奇瑞有望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,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功,正如它的品牌理念一样,让世界因奇瑞而更加美好! 奇瑞的成长不仅在于其产品的竞争力,更在于其长期主义的发展策略。从“小草房”到世界500强的历程中,奇瑞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,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品牌提升,最终实现了跨“跃”式的成长。未来,奇瑞将继续坚持品牌向上、市场向外、技术向未来的战略方向,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。